到延安去 到有光的地方去
“延安的城門成天開著,成天有從各個方向走來的青年,背著行李,燃燒著希望,走進這城門。學習。歌唱。過著緊張的快活的日子。然后一群一群地,穿著軍服,燃燒著熱情,走散到各個方向去?!敝骷液纹浞荚凇段腋璩影病分羞@樣寫道。追隨先烈們的腳步一路北上,踏進延安這座革命圣地,內心會如大海一樣波濤洶涌。
是什么讓延安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與魅力?又是什么感召著成千上萬的進步青年跋山涉水克服艱難險阻從全國各地涌向延安?只需要短短一天的朝圣,便會找到答案。
延安,血液里流淌著生生不息的紅色文化。在邊陲小城里,楊家?guī)X、王家坪、棗園、延安革命紀念館,紀念著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戰(zhàn)爭,在黃土高坡上,一孔孔安靜的窯洞,一盞盞小小的煤油燈,承載著為人民謀幸福的理想信念。這里的一切都散發(fā)出傳奇的色彩。
在低矮的窯洞里,革命先烈們建立起了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使“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綻放出更加璀璨的真理之光。革命老人徐特立為此寫道:“科學,你是國力的靈魂,同時又是社會發(fā)展的標志。所以,前進的政黨必然把握先進的科學?!苯柚蜔粑⑷醯臒艄猓飨瘜懥嗽S多光輝的篇章,如《矛盾論》《實踐論》《論持久戰(zhàn)》《新民主主義論》?!睹珴蓶|選集》一至四卷收錄的159篇著作,有112篇寫于延安時期,其中就有40多篇是在小煤油燈下寫成的。在這樣一座小城里,革命先烈們吃小米飯,穿粗布衣,在艱苦的條件下,他們促成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整風運動,延安文藝座談會,大生產運動等等,培育了一代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孕育了寶貴的延安精神。
延安,就像頭頂的太陽一樣火熱,任時光荏苒,歲月變遷,從古至今,它都是中華民族的朝圣地,每一個在戰(zhàn)爭時期絕望的人,在延安都能看到中國的希望。每一個在和平年代來到延安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國澎湃的活力。
“我們不怕走爛腳底板,也不怕路遇‘九妖十八怪’。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不能到前方抗戰(zhàn);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經典,不能變成最革命的青年……”1937年11月,著名作家柯仲平初到延安時寫下這樣的詩篇。
在全面抗戰(zhàn)初期的兩年間,奔赴延安的愛國青年和知識分子多達4萬余人,這些進步人士和青年知識分子,在延安這座革命熔爐中,通過共產黨的教育和自身的社會實踐,大多數成為中國革命堅定的奮斗者。毛澤東曾經贊揚道:“延安的青年們是團結的,統(tǒng)一的”“而且和工農群眾相結合”“他們是抗日救國的先鋒”“延安的青年運動是全國青年運動的模范。延安的青年運動的方向,就是全國的青年運動的方向”。
“打斷骨頭連著筋,扒了皮肉還有心,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爬到延安城?!痹谥腥A民族存亡絕續(xù)之際,為了拯救被侵略者鐵蹄蹂躪的祖國和民族,一代熱血青年強烈的愛國熱情被激發(fā)出來。
要抗日,要尋求民族獨立,要跟著共產黨走,這是戰(zhàn)爭時期無數愛國青年不畏奔赴延安的初心。要傳承,要積極發(fā)揚光大,要飲水思源憶苦思甜,不忘初心善始善終,這是新時代無數青年向往延安帶來獨特人生體驗的夢想。
到延安去!到有光的地方去!從1938年至1949年,有多少青年克服重重險阻,奔赴延安這塊圣地,選擇和人民站在一起,為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賭押一生,他們斬木為兵,揭竿為旗,依賴著滿懷的信念去追逐一絲渺茫的希望,他們卒不忍獨善其身,偏向荊棘而行,不惜向死而生。
到延安去!到有光的地方去!延安是紅軍二萬五千里的落腳點,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起點,它見證了中國共產黨走向強大,見證了中國革命走向輝煌。延安精神就像先輩們帽檐上的紅星一樣,投射出璀璨的光芒,照耀著前進的中國,也照耀著青年一代漫長的人生道路。
到延安去!到有光的地方去!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在延安,可以跨越時空的界限,新時代的青年要循著先輩們的光和熱,從歷史走向現實,扛起肩上的責任,不忘夢歸處,銘記來時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起磅礴的力量。(緱絨絨)